找到相关内容8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文道并焕 儒释兼综——论陶望龄的学术与文学

    感悟、想象的空间,这与佛教禅悟的旨趣多相吻合。同时,中国佛教尤重圆融,天台、华严的判教理论更是如此。天台的所谓五时八教,按释迦五时说法的教理浅深,分成藏、通、别、圆四种。认为《法华》经为佛在最后的说法,...

    周 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451902.html
  • 儒佛会通方法研议

    要知死底张宣教便是活底状元爷。”(〈张侍郎请升座〉)根据以上所引,便得知他是位诉诸禅悟的教异道同论者。  至于儒佛兼修的士大夫的言论又如何呢?身为宰相张商英  ---------------------...引用大珠慧海禅师的话:“总从一性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在人,不在教之同异”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像大慧宗杲禅师言“儒即释,释即儒”,基本上是归诸于禅悟的,只有亲证者自知,否则他不必向人说“无智人前莫说,...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852294.html
  • 临济宗破山派密印系龙标山法脉单传

    观音殿为主轴,两边均有吊脚楼。寺院享受誉当时。1940年,禅悟法师任“中国佛教会芷黔麻晃四县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监事,时年46岁。是年,在黔城水口山建立“黔阳县农林场”,1947年改为“黔阳县农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852529.html
  • 禅的心理智慧(一)

    别成为常识的俘虏 作者:   禅宗公案的确非常艰深难懂。而且,我们在前面也提过,对于公案禅悟的解释,是没有绝对标准的。  不过,此点暂且搁置不谈,先让我们就[常识]的观点来看看这个公案。以下是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4452718.html
  • 禅的心理智慧(二)

    莫大的助益。这样,笔者就不处算是怠慢各位了。   不过,这段话听起来也许显得有些过于严肃,老实说,内容并不太有趣。原本我也想在开头的地方学学禅师们先来大[喝]一声,展现禅悟之心的多方妙用,以便引起读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4452719.html
  • 北平法源寺沿革考(3)

    。请 如来真实意。李端遇题 人人解道竹心虚。无竹安能一日居。试向此中参色相。佛心虚比竹何如。徐敦澄题 禅悟记鸣琴。山虚水自深。缥缃传色相。笏冕佩知音。德著三千界。功修丈六金。更舒粲华舌。竟幅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752862.html
  • 法源寺志(2)

      李端遇题(人人解道竹心虚无竹安能一日居试向此中参色相佛心虚比竹何如)  徐敦澄题(禅悟记鸣琴山虚水自深缥缃传色相笏冤佩知音德著三十界功修文六金更舒粲华舌竟幅短长吟 贝叶阴翻绿牟尼百八攒圆光悟金粟妙相忆旃檀白马传经久红羊阅劫残禅心何处觅待展画图看)  陈寿彭题(龙渊咫尺夙城西领袖暗黎路不迷悟到圆通成慧觉一光明地一菩提 即心即佛上乘禅热罢旃檀别有天独坐空山琴意远一轮明月皓无边)  冯文蔚题(妙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65952867.html
  • 晚唐诗僧的诗禅世界

    心中禅悟的痕迹,是“春”讯,也是“道”的消息,是他静坐或经行所遇的心象,应是齐己心田灵山百草中的一抹抹鲜绿,他常“冥心坐绿苔”(卷...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552910.html
  • 现代禅与印顺法师的论辩及其反思

    禅悟,以及现代禅的学习者,说:   元松仁者的勇猛精进,单刀直入,放手一搏,一口吸尽西江水,其风格作略,类有唐人禅者面貌。乃十年来,青年行者中,我仅见之一人而已!观乎禅修会同仁大作,其砥砺情操,全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4053238.html
  • 宋代政局与佛教的“世间”化

    禅,认为要达到真正的禅悟,还是静坐看心,名曰“默照禅”。“默照禅”反映了一批传统禅师的趋向,人数不一定少。但正觉本人却没有完全遵循“默照”的原则,他不但与宗果争论是非,亦有《颂古百则》流传。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4253566.html